孔利明,人称“孔发明”,1951年出生,1968年初中毕业被分配到崇明农场,1984年进入宝钢运输部,现为宝钢股份公司运输部电气高级技师。孔利明从一名普通的电气工人成长为宝钢的技能专家,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全国十大杰出职工”、全国“十大自学成才标兵”、“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上海市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等多项荣誉称号。
小发明家的青春年代
15岁,正是我们读高一的年纪。孔利明没有赶上我们这样一个富裕的时代,初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崇明插队。物质生活的落后贫穷,并没有淹没他的壮志和理想。“大上海”的虬江路,北京西路卖的电子管成了少年孔利明最感兴趣的零件。闲时,一本清华大学机械电子系的书也成了他的至宝。利用闲暇时间,电视机还未被家庭普及的年代,他竟凭借一己之力,组装出了一台电视机,全农场人诧异不已。年少之时,肯动脑动手的孔利明便崭露头角。回城之后,收音机、录音机也成了他的创造。当录音机夹杂着杂音播放出来的时候,全弄堂都被他的才干折服。他人钦佩的眼光并没有让他变得骄傲自负,反而成了他努力发明更多电子器械的动力。
再好的种子也要有适合生长的土壤
从农村上调回到城市后,孔利明被分配到交运局工作。每天面对数十个电话,电话铃响起,他也不知是哪个电话发出了响声。这可难不倒爱搞发明的孔利明,他着手把氖灯安装到电话上,每当电话铃响起,电话便亮起指示灯。对自己发明很看重的孔利明把成果向领导汇报时,却没有得到认可。不久恰逢宝钢建成招人,他便主动申请调去了宝钢,离开了原来的单位开始了新的征程。孔利明不看好当时被看作铁饭碗的交运局工作,也不在乎干部的编制,他相信,只有深入一线,勤动脑,多创造,才能够发挥他最大的价值。而宝钢恰是能为他这颗种子提供良好生长机会的沃土。
从蓄电工到高级技工
到宝钢报到后,孔利明担任起了蓄电工的工作。老师傅带他工作时,便发现他是个“刺头”。“你的工作就是把这根线绕到这个螺帽上,别的你不用管!”老师傅这样教工作。“那怎么行?我得搞懂其中的原理才行。”孔利明可不服这样的教导,他得打破砂锅,了解其中的原理,弄懂了才行。当时,宝钢有许多设备进口于日本,有一次日本蓄电池专家到宝钢访问,一行人对日本专家毕恭毕敬,只有孔利明坚信中国的蓄电池也能够替代洋货。“要不,我们比比?”日本专家投来轻蔑的眼神。“比就比!”孔利明展示了中国人的骨气。一场比赛下来,中国蓄电池只比日本蓄电池差了3%的通电时间,日本人锐气大减,问身边翻译,这是谁?翻译随机应变,把身为蓄电工的孔利明说成是蓄电池专家。日本专家随即朝孔利明鞠了一躬,孔利明很是受用,展示了国人的尊严。此后,孔利明在修空调、发明专利等场合多次崭露头角,一项项发明创造受到宝钢上级领导的赏识。他一级级被提拔,在1998年被破格提升为高级技工,后又光荣评上了全国劳模。
岗位实践是最好的课堂
在我们访谈的过程中,我追问了孔利明的学历。他说:“我上学时就渴望进入高等学府,由于历史的原因,错过了进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但在宝钢这所没有校门的大学里,岗位实践成了课堂,同样走出一条成功的路。”本世纪初,孔利明拓展了发明范围,逐渐从汽车运输发展到码头港机、铁路等领域,跨专业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他先后发明了“高温熔面自动定位仪”、“移动空调冷凝水蒸发器”、“轨道机车自动停车器”、“限流熔断器分断特性检测仪”、“起重电磁铁运行过程的控制方法”等47项专利技术,为宝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他发明的“起重电磁铁运行过程的控制方法”、“起重机电磁铁充磁最大值提示器”等多项技术,解决了欧洲港机专家攻关一年半未解决的世界难题,使工作效率提高了50%以上。针对宝钢铁路机车的多起“出轨”事故,他构思设计了铁路道岔“轨道四开机车无线自动停车器”等5项发明,保证了铁水罐车一旦“四开”遇险能自动刹车,安全率100%。针对频频发生的电气火灾,他抓住了人们对熔断器的质量指标忽略的问题,发明了“限流熔断器分断特性检测仪”,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几年他针对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港的设备问题,发明设计的“高速输送带金属物去除系统”、“钢丝内衬输送带同步消磁装置及其消磁方法”、“实现金属检测敏感阀值远程控制的方法”等30多项技术专利,在2011年囊括了中港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30多年来,孔利明曾连续5年摘取中国专利新技术博览会金奖,并获得巴黎国际发明展金奖。一个个巧妙的灵感付诸了实践,一项项发明填补了技术的空白,岗位是他创新的舞台,钻研与坚持成就了他有价值的人生。
采访心得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孔利明克服种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双手开拓创造,孜孜不倦地创新,成长为一名劳模。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一个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劳模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用自己的才华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文字:张一鸣 蒋诗弘
摄影:张一鸣 蒋诗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