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杨寅春副教授从1998年进入我校计算机系工作以来,至今一直奋斗在一线讲台上,伴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在国内外学习和进修中逐步完成从学历提升到实践经验的全面提升,近日,杨老师又被推荐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杨老师如何由一名青涩的青年教师成长为如今的教学骨干?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杨老师。
记者:杨老师,听说您从2008年学校实施班导师制度以来,就一直担任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专业导师,所带班级的就业率一直处在学校高职专业前三名,您能说说是怎样做到的吗?
杨老师:我从学校开始成立班导师制度的时候就担任此项工作,所以担任班导师时间比较长。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总结,我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工作规律和方法,主要做法有两点:
第一是注重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比如,针对一年级新生,我比较注重引导学生熟悉学校环境,初步了解专业定位和发展。针对二年级学生,我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专业兴趣,清晰自己的职业规划及发展方向,一般我会比较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类型,并根据学生的各自定位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针对三年级毕业生,我会让学生明确确认将来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主要将学生按照就业和升本两个方向进行指导,同时开展信息安全师(三级)培训和考证工作,并积极推荐学生进入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全面提升技术实践能力。这样分阶段分类别辅导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基本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选择深造、就业,甚至创业。
第二个就是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我一直认为,一个老师不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更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为适应企业职业化需求,我在担任班导师工作和授课过程中也逐步加入对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思考、求真、守时、守信、克己、尊重、热诚、互助的优秀品质,我所带班级的学生经过训练后绝大多数都能自觉做到良好的行为规范,依据我要求的“一关、二看、三归位”的原则完成日常授课场所环境的维护。事情虽小,但坚持不易,学生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后面自觉完成学习收尾整理工作,点点滴滴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慢慢改变了他们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并在企业实习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受到企业的高度称赞。目前毕业的学生在绿盟信息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携程、江苏达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等均有入职,毕业学生也经常反馈说在进入职场后才真正体会到老师当初对他们行为规范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
记者:您的职业素质培养与学校强调的“职业技能、职业信用、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那么您作为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负责人,怎么从专业发展的整体去考虑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
杨老师:我于2004年起担任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负责人,设计了最初的专业教学计划,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信息安全概论、应用密码技术、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综合实训等信息安全技术为发展的专业教学体系。由于开始信息安全方向专业教师比较缺少,多数新开的安全专业课程都由我授课,当时非常辛苦,但好处是我把每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了整合设计,使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相对重点突出,又与其他课程平稳衔接,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授课,后来随着专业老师的增加,我们编写印刷了校内外多本教材,使用效果良好。
与此同时,我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实训实习环节安排,围绕着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和校外实习基地项目进行设计,并结合校内外的实验实训条件进行实现,设计了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三种实训实习层次,并结合校内外实验室以及企业实习基地进行设计实现,训练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不断提升,避免学生僵化学习,提倡技术知识的灵活运用。
记者:实习实训场所一直是制约我国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您是怎样突破的?
杨老师:是的,经过多年积累,我们建设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探讨共同培养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员模式,并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或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接收学生校外岗位实习,为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我负责的《IT服务人才培养实习基地》按照上海市市属高校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建设项目标准,由学校投入资金55万进行基地硬件、软件和课程建设,建成两年中设计了包括职业素质课程在内的多门企业课程,近300名百名本专科学生接受企业的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及在岗实习,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该项目也于2014年被评为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此期间,我负责的《网络安全》课程2012年批准为上海市高职精品课程,课程网站访问量已超过13万,稳居学校课程网站点击排行第5位。我们的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团队也于2011年获上海市高职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记者:您曾经担任了信息安全专业的多门课程讲师,听说您探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组织和授课方法,请您介绍下。
杨老师:我也是边教学边摸索,目前主要包括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模式一体化、考核手段多样化、以及素质培养一贯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且现在还在逐步探索MOOC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尽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我比较喜欢用案例进行教学,每年即使同样的一门技术课程,所涉及的有些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我一定会找到最新的、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安全事例作为基础知识引申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也学习到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现实案例的能力。
我在授课的过程中也经常利用情景教学法,提出一个假设的场景,如结合某网站安全账户泄露事件,让同学们运用已有的安全知识分析原因,并设想如果自己是该网站的安全管理员的话该如何应对此次技术危机,包括如何进行社会危机公关处理。这种与实际运用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设计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学生也有反馈信息给我说:“杨老师,我上了你的安全课以后,发现我都不敢轻易上网了,总担心有安全泄漏问题。”这也说明他们真正把安全意识用到了日常生活中,也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采访后记:去年学校布局调整时,杨寅春老师成为新组建的高职(国际)学院电子与信息技术系主任,她带领系内教师成功申报校级团队,并承担了中高职贯通项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以及学校和美国布劳沃德学院(Broward College)的两个专业项目总负责人,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杨老师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无悔前行。
(采访记者陈勇,材料由人事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