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常鑫/图、视频
第八届进博会进入最后的倒计时,一群年轻的“进博人”正为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全力冲刺。他们中,有人是指尖划过万千证件的“入场守护者”,有人是跨越时差连接中外的“国家展筑梦人”,有人是穿梭于展台间的“运营多面手”,还有人是见证全球新药落地的“医疗赛道同行者”。而他们还曾有过同一个名字:进博“小叶子”。
从首届进博至今,目前已有超过20名曾经的“小叶子”成为了正式的“进博人”,工作在进博局和国家会展中心的各个岗位上。从志愿岗位到职业骨干,年轻的他们与进博共成长,为增亮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底色,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医疗赛道同行者”高萌
从新手到行家,陪伴一个个“进博宝宝”落地中国

从清晨踏入四叶草,高萌的脚步就没停过:这边刚为展商协调好申请证件遇到的问题,紧接着与会务老师核对展区专委会活动的细节,微信上还时不时弹出老展商咨询第九届进博会参展的消息。
就在前几天,在医疗展区工作的她,刚刚陪同领导接待了一家跨国生物医药企业,从第八届展台的具体规划设置,到第九届计划重点展示的创新药品,双方来来回回沟通,仅会议纪要就记了满满四页纸。“医疗展区有很多‘全勤生’和‘回头客’,他们信任进博会这个平台,我们一定要把服务做细致。”
这些年,高萌看着全球新药借进博会“东风”落地中国,自己也从只会核对展商信息的“新手”,成长为能主动询问新药审评进度的“熟手”,“每次听说新药从‘展台样品’变‘救命药’,都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
高萌与进博的缘分始于2018年的首届盛会。当时还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读会展专业的她,被分到消费品展区,兼顾接待与证件分发。在与全球展商、观众的交流中,她真切意识到:“进博不只是交易平台,更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
这份感知让她志愿结束仅一个月,又以实习生身份再度服务进博,最后成功入职。刚负责医疗展区工作时,高萌连有些药名都读不顺,面对专业术语常一头雾水。为跟上节奏,她把每一次对接当学习:跟着前辈参加行业会议、向展商请教药品知识、业余研究审评政策。久而久之,她从“门外汉”变成能与展商顺畅沟通的“行内人”,用八年完成从“会展新人”到“行业通”的蜕变。
这些年,她见证了诸多“进博故事”:美敦力心脏起搏器迭代升级、司美格鲁肽从首秀到成为“降糖明星药”。如今,她还成了身边人的“半个医学专家”——室友妈妈生病时帮着打听适配药品,外婆朋友患病时告知新获批药物信息。
在高萌心里,进博会从不是“只办五六天的展会”,而是“全年无休的服务”。“我们不只是招展,更是帮助企业在进博平台实现价值,帮助患者缩短等待时间。当代青年不仅需要多方位多维度看待进博会,更应该借着进博会的平台‘飞向世界’,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原始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5/11/03/1762145123124326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