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25年第29号),由我校牵头制定的《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动力电池梯次利用》(GB/T 46565-2025)正式获批发布。这是我国“双碳”领域首个聚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国家标准,标志着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在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领域实现了从“经验判断”到“标准量化”的关键跨越。
该标准由我校郝皓、庄绪宁、宋小龙三位教授联手,协同国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梯次利用技术研发机构、环保检测单位及行业协会等20余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标准针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需求,明确了评估的基本原则、边界设定、核算方法以及减排量评估报告编写等核心内容,为解决当前行业内评估方法不统一、数据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减排效果的科学量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降碳减排”的关键环节,既能延长动力电池生命周期、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又能减少废旧电池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此次我校牵头制定的这项国家标准,不仅填补了“双碳”领域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的标准空白,更是学校在新能源与低碳领域科研实力、行业服务能力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