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生动传承地方红色文脉,10月23日下午,“曹路故事”基层理论宣讲团走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29号楼1002教室举办《强信心促发展》主题宣讲活动。智控学院党委副书记毛欣荣、宣讲团成员及曹路文化中心卫思莉老师出席。活动由区级非遗传承人朱国钦老师主持。

宣讲现场,一个个浸润着初心与使命的红色故事直抵人心。杨秀微老师深情讲述《“老和尚”小传》,回溯抗日战争时期潜伏于百家岭的新四军联络员“老和尚”的壮举:为掩护七名战士脱险,他被迫暴露一名战士藏身处致其牺牲,二十余年后真相揭晓——那位牺牲的战士正是他的亲生儿子。舍子救众的家国大义,让在场师生无不热泪盈眶。

游伟与程海芗老师以对话宣讲形式带来《老外看延安》,通过瑞士记者博斯哈德1938年的延安见闻,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坚守信仰、砥砺奋斗的精神风貌。在记者的镜头与笔触下,延安成为充满希望与感召力的“革命圣地”,让青年学子深切感受信仰的力量。

朱国钦老师则分享了《张志鹤、张在森的家国情怀》,讲述了父子两代人的爱国传奇:父亲张志鹤以兴教筑路、支援抗战践行担当,儿子张在森毅然弃学从军,19岁时在金华白龙桥战役中弹尽援绝、英勇殉国。两代人用不同方式诠释爱国初心,谱写了荡气回肠的家国篇章。

苏勇老师在总结时强调,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此次宣讲的三个故事,正是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与必胜信念的生动写照。他勉励新时代大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为一体,传承弘扬劳模精神,在实践磨砺中坚定信念、勇担使命,以青春之力助推发展。

此次宣讲以接地气、有温度的表达,让红色故事“声”入人心、红色精神可感可学,不仅为青年学子厚植了家国情怀,更注入了坚定文化自信与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