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示范性本科课堂的引领辐射作用,学校于4月7日开展第三届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外语与文化传播学院王路副教授以《组织文化》课程进行教学展示。该课程荣获上海市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以“非遗不遗,傩艺不绝——贵州非遗傩堂戏”为项目载体,通过任务驱动法、比较法与问题链法的融合运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民族文化、组织文化与品牌文化的交织点,使学生深化对三种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示范性本科课堂践行“标杆引领、创新示范”的理念,展现了独特的教学魅力。
王路引导学生从组织文化视角审视非遗傩堂戏与品牌联名的可能性。通过对比分析傩堂戏的传统仪式性与现代品牌传播的规律,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了“尊重本源、创新表达”的联名原则。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组织文化构成要素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在文化传承与商业传播间找到平衡点。
面对AI生成内容(AIGC)的挑战与机遇,王路指导学生利用AI工具创作傩面具联名传播的图文与视频。通过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学生们深刻体会到AI虽能高效生成传播素材,但精准的文化表达与传播伦理的把握仍需人文智慧的引导。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字技能,也引发了关于技术伦理的深刻思考。
观摩教师对该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课程进行了跨学科整合的创新实践,教学设计有高度,教学方法有创新,课堂组织有实效。本次教学观摩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更深化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