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5月11日上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系列第八讲于线上腾讯会议举办。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应邀作题为“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的专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喀什大学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及校外专家学者等近三百人聆听了报告。报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永章教授主持。
张士海教授以“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为题,从百年党史的历史进程大跨度,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三个方面对主题进行了阐释。张士海教授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继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之后,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张士海教授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三个角度对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进行了论述,他表示,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和主题,要把握其主旨和主线、灵魂和本质。他强调,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的实践主题。他认为,坚持实事求是、坚定人民立场和勇于自我革命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历史经验。
张士海教授表示,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需要注意和把握四个特点,一是中国立场与世界眼光相统一,既要解决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又要有世界眼光,体现出大国外交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二是现实需要和历史反思相结合,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论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进行指导,现实需要为新飞跃理论的生成提供了条件,历史反思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思维和大历史观。三是理论坚持与理论发展相结合,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又不能“僵化”马克思主义,既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又能不能自由化,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百年历史进程中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又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四是部分阐释和整体把握相结合,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从不同角度去部分阐释,但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
最后,王永章教授对张士海教授表示感谢,并从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的主要表现以及如何科学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三个方面对张士海教授的报告作了总结,并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的新在何处进行了体会解读。马院联合培养研究生戎钰和徐紫月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交流。报告主题深刻、内容丰富,深化了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解,深化了与会师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