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1 来源:中新网
(许婧)中国剪纸,一门古老而优美的艺术;四史浩瀚,一部奋斗而光辉的历史。这个暑假,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文理学部先锋文创团队师生与“浦东剪纸”传承人陈金妹女士共同创作了剪纸版“四史”红色书签,用非遗技艺传承革命精神,让非遗魅力弘扬红色文化。这也是该团队继七一前夕创作绘画版红色书签之后,将优秀传统文化非遗剪纸与“四史”学习教育融合而制作的“四史”红色书签2.0版。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文理学部先锋文创团队选取“用活红色资源,增强时代担当”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通过设计“四史”红色书签、进行“四史”文艺创作和学习非遗剪纸等活动充实师生们的暑假,引导青年学子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瑰宝,将优秀传统文化非遗剪纸与“四史”学习教育融合,让广大师生一起成为“四史”的学习者和传播者。
讲好红色故事,庚续红色血脉
“四史”浩繁,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印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艰辛探索,都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如磐信念和忘我牺牲。从南湖红船驶出的第一条航线开始,九十九年间,这些“船工”风里雨里,携手并肩。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古田会议的总结讨论,确定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为之后的革命道路奠定基础,把准方向。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淬炼了中国革命的基干力量,一条飘逸的“红丝带”将革命的火种播撒。文理学部先锋文创团队围绕以上主题设计出了“四史”红色书签1.0版。
小小的书签呈现了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四史”记忆;小小的书签传递着一股股奋楫前行的“四史”力量。“四史”红色书签1.0版让我们每每翻阅书卷之时,能够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开拓奋进。
蓄力时尚非遗,迸发红色力量
千百年来,中国剪纸以其神奇的刀剪之功,留红布白,阴阳相间,映刻大千的镂空艺术,展示着中华民间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先锋文创的推动下,让“四史”遇上“非遗”,展开了一段历史与文化的精彩对话。
绵延于历史长海中的“非遗”走出了历史,走进新时代,用再创造完成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结晶。先锋文创团队与“浦东剪纸”传承人陈金妹女士共同创作了“四史”红色书签2.0版。
当1.0版本的红色进阶到2.0版本,“四史”书签带来了更深刻的影响与思考。“四史”中刻骨铭心的记忆,通过一把剪刀,一柄刻刀,几张素纸,在指尖飞舞间,都将跃然于案边,成为了一张张精美、独特的书签,传递着新时代的新精神。从南湖红船上的秘密会议,到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建设,这些“四史”中奋斗光辉的记忆,在非遗剪纸的呈现下,更可触,更震撼,更动人。
文理学部陈佳靖老师表示,此次实践让师生共同制作了两套“四史”红色书签,并在全校内进行“四史”文艺作品征集活动。让青年大学生从“四史”浩海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在深感祖国的强大与发展的同时,当好“四史”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努力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迎着灿烂的阳光继续盛放。武欣蓓同学也表示,剪纸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和鲜活的时代气息,颂扬了党和国家以及伟人的丰功伟绩,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将非遗剪纸与“四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不仅让参与的同学们在这亲自动手体验的课堂中,感悟红色精神,领悟“四史”的精神价值,在作品展示中也让广大同学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信心和力量,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苦奋斗,奉献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力量。此次社会实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载体形式,进一步坚定了我校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
原始链接:http://www.sh.chinanews.com/dangjian/2020-08-31/801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