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8 来源:“浦东发布”
(作者 符佳)你见过凌晨四点
安静又有序的“四叶草”吗?
你有过大半夜去食堂
包七彩饺子的体验吗?
你突破过三天只睡12小时、
且暴走十万步的极限吗?
……
这一切,对于浦东近十所大学的
千余名“小叶子”来说,
就是这几天的亲身经历。
在2019上海进博会的会场里,他们身穿白色或红色的志愿者统一服装,用温暖的笑容、贴心的服务、勇敢的坚持,践行着出发前许下的诺言:“向前进,博青春,为进博,一起来!”
感动:凌晨三点的爱
11月5日凌晨2时,
浦东临港大学城5所高校的宿舍窗口,
已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
那是“小叶子”们开始起床洗漱了。
把熟睡的少年叫醒有多难?
嗯,手机设五个闹钟是常态,
从一点半开始,直到清醒地起床。
此刻,月明星稀的校园里寂静无声,
上海电机学院的102名“小叶子”们
裹着厚厚的外套走出宿舍,
受邀到食堂吃“半夜早饭”。
赤橙黄绿青蓝紫,
一盘盘热气腾腾的七色饺子端到面前,
连同老师、同学的笑脸,
“妈妈的味道”让很多人红了眼眶。
“凌晨三点的爱”,
为“小叶子”送去温暖和力量。
从临港5校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一个来回就要170-180公里,
往返大巴直通也需三个半小时。
全市高校中最远最长的车程,
却阻挡不了临港“小叶子”的热情。
玻璃窗上,已结起了薄薄的霜,
有人撑起打架的眼皮,
写下一句:“进博会,我们来啦!”
每天凌晨三点出发,
深夜十点后回校,
临港五校的“小叶子”互相打趣:
已经想不起白天的校园是啥样了,
我们开始爱上“夜的黑”。
成长:以日行三万步的速度
在进博会会场里,
浦东“小叶子”们各司其职,
承担了现场引导咨询、
嘉宾联络接待、新闻宣传辅助、
展会注册管理、接机迎送保障、
交易数据统计、行政辅助保障,
以及医疗应急救援等
八大类岗位的志愿服务。
“小叶子”们有多忙?
没空接电话,没空看手机,
上海建桥学院的志愿者们
甚至自觉把午餐时间限制在15分钟内,
因为他们负责的
场馆的问询岗位“离不了人”。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小叶子”王霖斐,此次承担了分论坛组会员服务的志愿工作,她的妈妈也奋战在进博会保障工作的岗位上。王霖斐说,去年父母都参与了进博会保障工作,而她因为课程时间问题没能当上志愿者。因此,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她决定要抓住“最后的机会”,第一时间报名、并最终如愿成为了一名“小叶子”。和妈妈、爸爸并肩战斗、服务这一重大项目。
进博会开幕3天,他走了十万多步!上海电机学院的“小叶子”张海军这几天都凌晨两点多起床,深夜九十点回校,还要处理志愿者团队的相关事务,每天睡不足4小时。进博会开幕那天,场馆通道受限,服务于装备组室内展区的张海军急着从服务地点赶到注册处。原本10多分钟就能走到的路途,他绕路连走带跑走了两个小时才赶到目的地,最终为参展客商解了燃眉之急。
致敬:“小叶子”身后可爱的人
“你们服务进博,我们服务你们。”
浦东的千余名进博“小叶子”感受的,
不仅有进博的热度,
更有上海的温度。
上海电机学院的“爱在凌晨三点”包饺子志愿活动,为了让志愿者在出发前吃上最佳口感的饺子,他们半夜便在食堂忙活起来,拌猪肉白菜馅、揉面、擀皮,包出了1020个七彩水饺。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小叶子”朱娇娇不慎在培训期间扭伤了脚。擦着药膏、绑着绷带,她依然坚守在非遗馆的讲解岗位上。当她一瘸一拐走回宿舍,路上总有不认识的同学主动上来搀扶;回到宿舍,室友已为她准备好了热水和点心……“我只有做好志愿服务,才能不辜负他们!”来自同伴的支持和爱,让这位娇小的女生暗下决心。
上海海事大学为“小叶子”提供了护颈枕;二工大为每位志愿者发放了智能手环,监测他们的心率和步数;上海中医药大学为“小叶子”配备了“进博申小杏”系列四件套:免洗洗手液、五禽戏穴位敷贴;上海海洋大学则把爱心能量包送到了场馆内,里面有巧克力、创可贴、藿香正气水……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在校内设置了“志愿者服务站”,支持他们全力以赴服务进博会。
如果说“小叶子”是
进博场馆里最可爱的人,
那么,他们身后那些
默默关注的目光、温暖的双手,
则为“小叶子”的蓬勃生长,
提供了爱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