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0215021     |
xwzx@sspu.edu.cn
《时代领跑者——上海劳模口述史》在沪首发
《劳动报》:劳模精神要弘扬更要传承
发布时间:2018-05-14 供稿:   

  2018-05-04  《劳动报》 03版

  (劳动报记者 郭娜)“说起我吴佩芳,说起当年办建襄民办小学的事,大家总和‘鸡毛飞上天’这句话连在一起。他们觉得三个文化不高、又没有读过师范的家庭妇女怎么能把学校办起来呢?后来,我们不仅把学校办起来了,还办成了上海市教育质量先进的小学———鸡毛真的飞上天了!”翻开《时代领跑者———上海劳模口述史》,眼前仿佛呈现出一个个上海劳模和蔼的面容,向读者娓娓道来自己的工作、成长历程,劳模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

  昨天,“劳模精神与新时代同行”座谈会召开,《时代领跑者———上海劳模口述史》一书首发。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莫负春,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书记虞丽娟,上海新闻记者协会名誉会长贾树枚,上海市总工会原巡视员杜仁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孙洪康,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李友钟,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上海市劳动模范协会会长李斌等出席。杨富珍、杨怀远、徐虎、陶依嘉、孔利明等劳模代表共话新时代劳模精神。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劳模精神是一座“金矿”,认识劳模精神的现代意义和育人价值,是传播社会正能量、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抓手。

  上海是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发祥地,这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劳模的突出贡献。有统计显示,眼下,上海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劳动模范约有1.6万人,其中三分之一超过80岁。劳模精神是一座“金矿”,如何保存劳模精神的珍贵资料、传承劳模精神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为进一步挖掘和留存史料,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上海工人阶级和劳动模范树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劳模文化育人团队联合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上海市劳动模范协会,历经四年,共同编撰了《时代领跑者——上海劳模口述史》。该书以访谈实录形式,原滋原味地记录了申城不同时期、各条战线的44位代表性劳模成长、奋斗、奉献历程,成为劳模文化育人的又一鲜活教材。座谈会上,李友钟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任沙军共同向青年记者、师生代表赠书。

  “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要牢记到白头。我虽然退休了,还要积极发挥个人能量,为社会做贡献。”在38年服务旅客中塑造了“小扁担”精神的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杨怀远在座谈会上讲述了他对劳模精神的理解。劳模陶依嘉说,她坚持了35年的义务服务仍然在继续,“每个月的20日是我们在南京路上为民服务的日子,至今已经400多次了。我要把为民服务做到我做不动的时候再说。”“不能领跑了,但我们可以助跑。”在座谈会上,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劳模精神弘扬下去,引领和感染更多年轻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认可和呼唤劳模精神,更深入认识了劳模精神对社会的意义。”莫负春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我们要尊敬劳模、学习劳模、关爱劳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劳模精神要凝炼、弘扬,更要传承。要认识劳动、劳模精神对今天社会的意义。如何使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莫负春表示,应该在全社会弘扬,可以体现在各领域、各方面、各个职业岗位,希望能够化风尚为习惯,让劳模精神变成一种风气,再转变为每个人的职业过程和职业习惯,不断地去积累和弘扬,使其慢慢在全社会得到更多响应、认同和支持。此外,弘扬劳模精神要靠“做”出来。他提出要把劳模精神体现在每个人的职业行为过程中,各行各业的同志都能结合自身工作来弘扬劳模精神。

  劳模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脉和记忆。莫负春在座谈会上透露,坐落在外滩14号的上海劳模博物馆即将开幕,他表示,在外滩这样一个有影响力的地方建劳模博物馆,展现并弘扬劳模精神,十分有意义,其必将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地。

  原始链接: http://www.labourdaily.cn/ldb/node41/node2151/20180504/n68659/n68662/u1ai394707.html

Copyright©2019 版权所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沪ICP备19020926,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邮编201209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中心 意见反馈
021-50215021
xwzx@sspu.edu.cn